网站首页 > 产业分析> 文章内容

迟福林:全球供给链重塑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会形成重大推动力

※发布时间:2020-6-23 8:39:2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虔)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挑战和冲击。3月25日,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召开“疫情冲击下的产业发展”专家网络座谈会,中改院院长迟福林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正处于重要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突出,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冲击,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重在加快推进基于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

  疫情对产业发展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双重冲击。迟福林表示,疫情对正常的世界经济循环造成冲击,所产生的短期效应已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内生性的、扰动性的冲击。例如,疫情严重冲击产业发展的供应链,造成一段时间内产品、服务或生产要素的供给减少甚至中断。另外,疫情严重冲击消费需求。他表示,疫情导致产业链的暂时中断和市场需求的短期,对短期内经济增长的冲击是相当严峻的。

  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结构性压力。迟福林指出,传统产业在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同时,疫情又催生和促进了某些新型产业和新型业态(如云观看、网上直播等)的发展。总体而言,疫情加快了相关行业从线下向线上的转移进程。需要高度关注的是,由于经济下行等因素叠加,疫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更为深刻、更为严峻,某些结构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要将短期经济政策支持与中长期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迟福林表示,应对疫情冲击,要以稳增长、调结构为指向,重视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要底线思维,稳定和保障基本生产秩序和基本生活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行,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业尤其是健康医疗服务业,规划建设重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要促进信息通讯、线上教育、智慧物流等依托于互联网的数字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要高度关注疫情对全球供给链的严重冲击以及带来的产业安全隐患。迟福林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复杂变化的特定背景下,上下游产业链、产业链各环节间的联系日益增强。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重大风险隐患之一是加大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应对疫情冲击下的产业链变局,有效防范全球产业链切割和供应链节点重新布局可能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内需为导向,与经济转型升级的中长期趋势相适应。尽管受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等特征突出。目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仍在持续较快推进。迟福林指出,未来10年左右,我国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基于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疫情冲击下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是经济基本面仍然看好的最大底气。

  基于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稳增长最重要的是稳内需,这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着力点。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面对疫情对产业发展的严重冲击,基于扩大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某些方面的突出优势。迟福林认为,到2025年,如果消费率进一步提升到60%左右,至少还有25-30万亿元的消费增长空间。

  以竞争政策为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迟福林表示,以竞争政策形成优化营商的基础制度,统领和调整其他相关政策,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在服务业为重点的相关领域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用市场的活力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潜力,用产业结构调整破解某些服务型消费“有需求、缺供给”的突出矛盾。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要鼓励创新创业,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在疫情冲击下,对中小企业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极为重要。与此同时,更需要加快优化制度,降低制度易成本,以激发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创新创业的潜力。适应信息化的大趋势,尤其需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数字化发展。要加快推进以土地等为重点的要素市场化。真正落实农民土地财产权,在严格土地规划和严格用途管制下,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市场交易制度。

  以推动市场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迟福林指出,面对疫情对服务业的巨大冲击,要加快推动服务业市场进程,尽快打破服务业市场的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服务市场价格,尽快形成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如果加大服务业市场的力度,服务业领域的投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袁惟仁是谁

  

关键词:中国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