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业分析> 文章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亮点之判别

※发布时间:2020-8-12 4:54: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90后摸鸟门事件产业结构概念来自经济学的产业结构理论,主要指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全部经济活动依照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以及人类生产的历史发展顺序之原则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现代经济学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620页。,具体而言: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初级产品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指种植业)、林、渔、猎业和畜牧业等;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煤气、电力、供水以及其他公用事业和各项事业。

  尽管产业结构理论的发端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的威廉·配第,但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正式形成则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首先,英国经济学家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llan GBFisher)依据20世纪初和在经济统计中流行的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说法,于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提出了第三产业这一概念。费希尔将人类生产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与三次产业,即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以工业生产大规模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第二阶段的产业是第二产业,而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劳动和资本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等活动的第三阶段的产业为第三产业。

  由此,三次产业分类法正式出台,产业结构理论轮廓形成。此后,曾经在经济部门担任过多种高级职务的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ck)在费希尔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克拉克于1940年出版《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书中提出了被后人称为“配第·克拉克”的,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进而向第三产业移动。由于克拉克认为这一规律正好印证了威廉·配第的观点,于是后人就把此规律称为“配第·克拉克”。后,产业结构理论作为一个正式的理论形态,才开始广泛普及并被接受和采用。

  自克拉克后,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不仅经济学界和经济统计部门普遍接受和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现在联合国的经济统计也基本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我国从1985年起也开始采用;而且产业结构理论本身也得到了极大拓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胡红安、常艳:《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1期。

  其一,以发达国家为背景,关于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理论:如1953年里昂惕夫利用其开创的投入产出法分析了美国各经济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库兹涅茨分别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1955)、《现代经济增长》(1966)和《经济增长》(1971)的论文和著作中探讨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决定收入不平等之长期水平和趋势的因素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问题。

  其二,发展经济学的产业结构理论,即以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如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式(《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了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消长机制与二元结构转换的进程和途径;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模型(《经济发展战略》,1958),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把有限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此后,罗斯托以主导部门分析法,按科学技术、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主导部门的演变特征将一个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史划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以及钱纳里在投入产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86)。

  其三,为制定产业政策服务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为旨在为日本“二战”后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如赤松要的“雁行形态论”;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费用论”和“两基准”理论;佐利贯雄从总结日本产业结构迅速实现高得出的“战略产业优先增长”论与关满博1993年的产业“技术群体结构”论等。此外,小宫隆太郎等的《日本的产业政策》和沃格尔的《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复兴》等研究,也论证了后起国可以借鉴先行国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积极干预产业政策来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等。

  

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