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业安全> 文章内容

外资对医药产业控制力过大

※发布时间:2020-6-17 12:11: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早日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大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医药产业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确保国内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和国际市场开拓的多重任务。由于管理上的一些失致我国医药制造企业重复生产、过度竞争、新药研发能力差的局面仍没得到大的改观。而外资对医药产业的控制力过大是其主要根源之一。

  医药产业外资市场控制率已在警戒线边缘。自以来,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地20多家大规模的跨国制药企业在我国合资或独资建立公司。由于其在批发、分销、配送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外资企业很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医药产业的外资市场控制率在2000~2004年呈下降的趋势,2005~2009年呈上升的态势,之后到2011年又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最高水平为2009年的28.02%,最低水平为2004年的19.82%,平均值为23.96%。

  近12年来,我国的外资市场控制率一直维持在25%左右,国际通行的外资市场控制警戒线%。可以看出我国的外资市场控制率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技术含量低且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等问题,外资企业对于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仍不可忽视。

  医药产业股权长期处于相对控制状态。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对外,国外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参股或独资等方式扩大对中国的投资。列入我国外资500强名单的医药企业共有14家。其中,外方控股的医药企业有13家,如西安杨森外方控股52%,天津中美史克外方控股55%。外资股权控制率是从股权角度反映外资对国内产业控制的程度。一般来讲,单个企业外资股权份额超过20%便达到对该企业的相对控制,超过50%即达到对该企业的绝对控制。我国医药产业的外资股权控制率自2000年开始下降,2001~2003年都在18.5%附近徘徊,2004年后呈现缓慢上涨的趋势,从2009年开始,又有小幅回落。

  可以说,12年的中国外资股权控制率的波动幅度并不大。12年的平均值为22.91%,说明总体来说外资企业对于中国的医药制造业一直处于相对控制的状态,但仍未超过50%绝对控制的界限。很多外资企业利用其在医药制造业的一些经济技术优势,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发展外资控股企业,而由于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增资扩股,进而外资比例相应上升,企业渐渐演变成了外商控股企业。因此,应当重视外资股权控制率的大小,通过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从而保障医药产业安全。

  医药产业外资技术控制情况仍未扭转。由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专利法》不承认外国药品专利,国内企业可以仿制国外的专利药品,导致新药研制严重滞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制新药的能力,我国至今也没有能在国际市场上叫响的西药品牌药,研发领域呈现规模小、能力弱、人才严重不足的特点。外资研发费用控制率、外资专利控制率和外资新产品控制率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反映外资对国内产业控制的情况。外资技术控制率越高,产业发展安全所受的影响程度也就越大。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生产的837种西药制剂中,有97.4%为仿制药,新药的比例不足3%。也就是说,几乎全部的先进制药技术来自于国外,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控制,整个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非常高。外资技术控制率虽然2001~2002年间呈下降趋势,但是总体来说处于上升的,尤其是研发费用控制率。说明我国虽然一直科学发展,强调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技术方面,我国医药产业安全面临。我国应当增加医药产业研发费用支出,加大力度鼓励我国企业进行专利发明,发展创新研发能力,摆脱外资对我国工业技术控制的危机。方逸华 子女

  

关键词:产业控制力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