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际物流> 文章内容

“野心”从港口物流信息化开始

※发布时间:2019-2-28 20:15:4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当2002年3月李从大连港集团“下放”到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PLT)出任总经理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一片茫然。虽然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毕业到大连后又和物流打了10年的交道,其中还做了3年的IT管理工作,但是要一下子适应从甲方到乙方的转变,毕竟不是那么容易。“物流科技这件事你来做。”就为了老板这句话,李已经在这个上干了将近5年,如今做得顺风顺水的他开始收获高速增长的喜悦了。

  PLT赶上了大连港的基建热潮。从2003年开始,大连港开始规划建设大窑湾二期集装箱码头项目,这个项目由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DPCM)承担,其中用于信息化的投资额高达4700万元。PLT拿下了整个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也就是总包。李把他手下的几十号人一下子撒开,布置在各个关键上,没日没夜地干,终于在2005年7月8日上线成功。由于时间要求太紧,这个项目甚至没有经过总体的实验性测试就上线了,PLT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幸运的是,他们通过了这次。

  这个项目一下子就把PLT的名声打了出来。此后,大连与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他们帮助做信息化的项目。大连港集团也是对PLT青睐有加,将整个大连港的很多信息化项目都交给了PLT来做。PLT也不负众望,提出了很多全新的,例如数字物流港、可视化管理等,通过信息手段大大提升了大连港的竞争效率。例如,通过可视化管理,如今现场每一位司机的每一个动作都被严格地标准化和规范起来,如果一个需要2分钟完成的动作超过时间却还没有完成,系统就会马警并传递到现场管理人员那里。如今,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每台设备的操作效率连续好几年在全国各大港口中名列前茅。

  逐渐打开局面之后的PLT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种单纯给客户做物流信息化实施的项目了,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向物流的其他领域挺进。为此,他们又专门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尝试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方面的咨询服务,目前的业务也很不错;同时,他们也在尝试将自己多年实施物流信息化的经验成软件产品,这样能够更方便地对外进行销售。

  李还盯上了IT服务外包这张大饼。今年9月,PLT投资的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口岸物流业务IT服务的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这个数据中心,PLT将能够给大连周边的物流企业提供诸如主机托管、数据存储、网络接入、数据容灾备份、IT技术培训等服务。在不长的时间内,包括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大连集装箱码头物流公司、汽车码头等多家物流企业都已经与PLT达成协议并进驻数据中心。现在这块收入已经占到了PLT总收入的一半。

  虽然在大连的日子过得不错,可是李也明白大连一个城市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将大连这套成功的商业模式向全国各地进行复制。而且,整个物流信息化的市场非常之大,但是却只有上海海勃、烟台华东和PLT等少数几家国内实力厂商。国际上的港口物流企业如比利时的Cosmos等公司虽然在前几年进入势头非常迅猛,但是现在也由于本地化程度不高而且成本居高不下从而放慢了前进的脚步。

  这正是PLT冲出大连的好机会。他们拿下了一汽国际物流中心的仓储物流操作与管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项目,这是一汽集团在兴建的规模很大的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项目。2004年的时候,PLT和东软密切合作,一起拿下了中铁集装箱公司位于昆明的集装箱中心站项目,也是负责整个场站的信息系统的建设。

  李的野心甚至不只限于国内。早在2004年的时候,PLT就已经与一家欧洲的同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希望借助这家合作伙伴的渠道开展欧洲业务,后来由于这家公司管理层的变动只好作罢。经过这次变故之后他也冷静地想了想,觉得PLT的国际化步伐不要迈得太急,下一步走出国门首先还是应该考虑东南亚市场,毕竟那里的风土人情与中国类似,双方也更容易沟通一些。

  李最欣赏的同行还是比利时的Cosmos公司,他们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卖到了全球各地,包括国内的天津和大连港。他也许在憧憬,自己所在的公司也能够全球。

  属蛇的今年多大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