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价值分析之宏观经济学(18)——汇率的变化过程

※发布时间:2017-9-29 23:40: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有关汇率的宏观经济学中,学者们通常使用两种方法,即国际收支法和资产法。前者认为,汇率是国家之间商品与服务贸易的结果,因而,汇率的调整使得商品贸易趋于平衡。而后者认为商品和服务的调整太慢,不能够及时反映,汇率调整使得国际金融资产交易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表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内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涉及商品和服务的进出易直接记入经常项目,而资本项目记录的是所有资产的国际买卖交易。

  在国际收支法中,国际贸易决定了汇率,因为外币的需求取决于国内对国外商品的需求,而外币的供给则取决于国外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那么二者之间的交点,决定了汇率(如图所示):

  如图,汇率在S*处达到均衡状态。如果汇率大于S*(Sh),则表明,此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反之则为逆差(Sl)。

  总结下来就是:进口增加(减少)会增加(减少)对进口国货币的需求,出口增加(减少)会增加(减少)进口国货币的供给,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外币贬值,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外币升值。

  在影响一个国家进出口的因素中,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国民收入是两个主要原因。比方说,如果一个国家正在遭受通货膨胀,那么价格会上涨,如果在给定总产出水平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短期内汇率上升,但是长期来看,汇率上升会刺激出口,增加产出,从而增加货币需求,汇率会降低。但是仍然比初始阶段的汇率要高,所以,不难看出,汇率与通货膨胀是正相关的。

  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会促进国内消费,增加进口,从而对国外货币的需求增加,汇率上升,另一方面,外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也会促进外国消费,从而增加外国进口,增加本国出口,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汇率下降。

  应用资产法的学者相信,由于汇率是在外汇市场中决定的,所以汇率绝不是简单的商品和服务需求变动而已,更多的是包含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预期。根据购买力评价理论,汇率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因此汇率反映了两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变动情况。

  假设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则货币贬值,所以价格上升,与此同时,由于供给增加,本国利率降低,根据无套期保值的利率平价理论,实际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事实上,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商品以及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二者是相互关联的。不过,金融市场的反映的确要比商品市场来的更快,商品市场的滞后性决定了汇率的变动不会是一骑绝尘的。

  货币供给是突然的,变化的速度很快,甚至别人还没有预计到,但是这种变化快速地在金融市场上得到反映,比如说利率快速降低,汇率在突然上升,但是,在随后的过程中,利率慢慢回升,汇率也慢慢下降,而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要相对慢很多,也平稳的多。

  不管是从国际收支还是从资产的角度来看,决定汇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供需的变化,但是这种供需的变化不仅仅是金融市场,也不仅仅是实体市场,而是二者之间的混合体。

  比较直接的金融市场中汇率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而这种对未来的预期是不仅建立在国际贸易未来走势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每个投资者对投资的观念上。同时,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既有可能夸大,也有可能低估,很少可以十分准确),即期汇率只能够反映未来的预期,而预期通常并不准确,即使是准确的,短期内也有很大的套利空间,所以,汇率的变化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人在变,而且人很善变。

  但是实际最终的汇率走势还是由国际间的贸易所决定的。因为外汇终究还是要作用到交易中来,如果没有国际贸易,那么汇率是多少有什么关系,因此,决定性因素还是国际贸易的走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