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破冰攻坚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7-11-5 11:34: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通城茶叶风波、沙市农民盖商场事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放权、搞活的改革呼声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破冰,商品经济渐入。

  海尔兼并希岛、宝安收购马应龙,国企改革全面推开。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修改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市场经济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

  科学发展的旗帜下,“又快又好”变成“又好又快”,“质量”重于“数量”,注重包容性增长,发展思发生重大转变。

  1984年4月,沙市市立新乡卫星大队管委会主任付志义给《湖北日报》写信,诉说农民办商场的困境。“大队投资30多万元,在本大队长港建了一个商场。但为了办营业执照,从去年7月起,写申请就有13份,来回跑腿百余趟,商场至今未开张。”

  当年4月19日,《湖北日报》刊发来信,采访报道沙市工商局、商业局的:农民办商场无先例,弃农经商会打乱“经营分工”.《湖北日报》配发的短评一针见血:“怕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占了他们的地盘,挤了他们的市场,打破了他们的‘一统天下.”

  上层改革的政策决心、民间改革的、对改革的呼吁,犹如一股股强烈冲击波,在全省引发了一场农民兴办工商企业的热潮。如今,再访昔日红星大队,只见商店林立,高楼成群,车流如潮,已与城区连为一体。

  沙市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全国和全省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积累了经验。其后,省委决定在襄樊、随州、丹江口、巴东等市县进行试点。1984年,武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报告获批,改革全面铺开。

  有资料显示,劲牌多年未曾有过亏损记录,1997年实现利税1500余万元。好端端的国企为何要卖给个人?

  尽管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历史不得不承认事实:劲牌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劲牌销售额逾56亿元,上缴税金突破14亿元。

  发生在劲牌身上的,了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一股新力量强势崛起。1999年通过的修正案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理清思,坚定前行。从1998年至今,全省超过95%的中小企业实现民营化。2011年,我省民营经济在P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0%,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此前两份报告,都因“财政紧张、停止投资”被退回。第三次报告,黄正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筹资金。

  冲破体制的藩篱,巨大的活力由此迸发。1985年底,未要国家一分钱投资,二汽提前两年建成年产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1986年,“东风牌”汽车红遍,占据国内六成市场。

  在今天看来,这场不触及产权的改革是浅层次的,但意义深远:放与让之间,国企开始了由行政附属向市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由此上。

  左牵日产、本田,右牵PSA、起亚,还“忙里偷闲”和康明斯续一段“姻缘”,与雷诺、沃尔沃也浓情蜜意。东风被戏称为“最花心的企业”,组建了一支“多国部队”,成就了国内汽车行业一个个合资合作的典范。

  今年上半年,东风累计汽车销量171万辆,销量稳居全国车企第二名。国企改革,东风已成长为一个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国际化大型汽车集团。

  ●1979年7月起,我省先后组织两批共153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当年利润增长50%,是全省平均增速的2.4倍。

  ●1981年11月,湖北省与美国合资经营湖北派克密封件厂的协议书在武汉签字,成立湖北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84年5月,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委、省呈送的在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报告。

  ●1987年,省委、省出台了推行多种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使承包工作健康发展轨道。

  ●1992年1月,在武昌火车站与湖北省委、省负责人就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交谈。

  ●2006年10月,全省列入“三个一批”战略的50户大型国有企业,47户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制,100户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全部完成。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1983年2月5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则消息:省高级撤销武汉市中级的错误判决,宣布韩庆生业余应聘领取报酬无罪。

  1980年,在国营武汉仪表厂的工程师韩庆生,为九峰农机厂设计产品,救活这家企业,得到600元报酬,却因此武汉市中级判处“受贿罪”,虽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所得报酬作为“赃款”被。

  经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省高级为韩庆生,此案被誉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前奏”.《湖北日报》在配发的评论中说:改革某些不合理的现行制度,支持和鼓励知识为社会多作贡献,把他们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是势所必然的事。

  风波过后,韩庆生调入武汉大学工作至退休。退休后,他以技术入股,开办了两家公司,重点解决生活污水处理资源化问题。

  “面对新的改革发展形势,华新的由过去的‘为所有相关方创造利益,转变为’清洁我们的生活,提供信赖的建筑材料‘.”

  建于1907年的华新水泥,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上世纪90年代末,曾创造无数辉煌的华新,面临困境: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冗员较多、社会负担沉重等。

  1999年,李叶青出任华新水泥总经理,提出渐进式改革思,推动华新由传统水泥企业向国际化企业集团转变。同年,华新水泥引入豪瑞成为战略投资者,2008 年,豪瑞成为华新最大股东。改革促动发展,短短十多年间,华新水泥年产量从300多万吨,增至7000万吨,相当于一年再造两个华新。

  了华新水泥改革历程的李叶青,正带领华新水泥向环保产业转型。借鉴豪瑞在全球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先进和成功经验,华新水泥研发出了国际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正在实现从传统行业向绿色环保行业的“华丽转身”.

  作为第一批外来投资者,企业家梁亮胜不仅为湖北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还缔造了舒蕾、美涛、洁婷等全国知名品牌,为荆楚大地涂上了一抹时尚亮色。

  刚开始,丝宝从广州运产品到武汉,在湖南境内有段很难走,一堵两三天,夏天车内温度极高,加上途颠簸,美容霜成了“美容泥”,梁亮胜决心在湖北投资建厂。

  从在仙桃租用厂房,到不断追加投资,梁亮胜大手笔建设丝宝工业园、文化步行街、酒店及生态旅游等项目。

  谈到这些投资,梁亮胜动情地说:“丝宝集团在湖北发展,是与湖北这片热土融合的结果。如同生于斯长于斯的湖北人一样,湖北已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