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综合物流> 文章内容

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新型综合物流服务的全程供应链运营体系

※发布时间:2019-1-5 3:05: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全程供应链运营平台,将物流所涉及的各类业务主体(托运人、承运人、运输公司、车辆、驾驶员、收货人、服务机构、仓储配送中心)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起来,有效解决了运力和货物难以高效整合匹配,空载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实现了物流业务的无缝连接,提高物流链的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建设。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仓储用地供应,仓储基础设施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并得到高效利用,需要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加强建设;仓储已经成为物流系统核心环节和运营中心,要降低无效库存,实现快速周转,这不仅不会降低对仓储设施的需求,还会促进高标准仓库的建设投资。就需要在解决仓储设施不足问题的同时,提高仓储业供给质量,因需大力发展高标准高水平仓储成为仓储业发展当务之急。

  二是调整优化仓储业供给结构。中国仓储业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低端供给较多,技术水平不高。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仓储供给结构,是仓储业供给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现代仓储设施也是目前世界仓储业发展趋势。

  三是开展仓储业服务创新。要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服务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由仓库出租向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加工包装、分拣配送、质押监管等多功能增值服务方向发展,由分散、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标准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仓储业服务供给质量。

  四是引导企业仓储资源共享。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已经成为业内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破解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改变经营,企业自用的物流资源对社会,改变企业经营“大而全、小而全”思想,要通过信息技术将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在仓储系统方面,托盘标准规格不统一,物流系统难以互联互通,物流作业效率低下,成为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仓储设施方面,标准化水平较低,缺乏物流建筑的标准规范;仓储服务方面也缺乏相关的服务标准。

  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在全国选择部分区域、部分企业予以重点推进,以标准托盘应用和循环共用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相关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以及物流服务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整个商贸物流的标准化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统计监测,促进重点企业提升备货效率30%以上、装卸货效率3倍以上、车辆周转效率1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29%以上,货损率降低20%~70%,供应链协同作业效率提高10%以上,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以上。据统计,2015年全国标准托盘市场需求占托盘总需求的33%,比试点前增加10%,其中试点城市租赁标准托盘同比增长97.18%,平均综合物流效率提升3.8%,试点城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P比重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中仓协制定了《通用仓库等级》、《现代通用仓储及库存规划设计基本参数》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等系列标准,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和认证工作,提升了中国仓储设施标准化和仓储企业服务水平。国家标准《物流建筑设计规范》正式发布,是仓库设计标准化仓储设施标准化的重要进展。

  随着现代流通业的变革,电子商务等流通新业态突飞猛进,传统流通业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向O2O和智能化发展,全渠道流通业态成为流通业变革大趋势。流通业的变革推动了仓储业向仓配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物流配送量的快速发展,简单的分拨中心已经难以满足快递企业需求,大型快递企业已经开始成规模地建设配送中心,推动了仓配一体化发展;作为拥有物流配送巨大需求并掌握物流配送大数据的阿里巴巴,在推动智慧物流网建设中也是以仓储设施的网节点为建设主体,核心也是仓配一体化。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仓储企业具备配送功能的占70%以上,但平均配送率(仓配一体化率)低于30%,还有一部分企业以出租仓库为主。仓储企业的仓配一体化是发展新趋势。

  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中仓协已更名为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仓储业转型升级与仓配一体化的发展,深入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商务部流通司一直重视发展智慧物流配送体系,组织开展相关的试点示范工作。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在仓储行业的体现,就是以“物联网+仓储”为关键抓手,推动建立深度的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鼓励仓储企业建设自动化物流仓储中心,支持企业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智慧化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仓库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仓储管理系统与生产制造企业和终端零售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提高货物调度效率。

  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了能够适应新型综合物流服务的全程供应链运营平台。包含仓储管理,订单管理、运输管理和结算管理等物流活动的主要管理、操作环节,物流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基于常规的订单管理功能,再结合VMI项目实际需求,根据客户的生产计划自动叫料,确定物料供应商、物料数量,自动挂PO,并根据相关规则自动合并、生成后续出库预报、分送集报单据、送货单据等物流服务环节信息,最大限度的规避了人为因素对物流信息准确度的影响。

  提供常规的运输环节操作管理、货物等功能外,还依托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专属的手机APP客户端(货主端、司机端),不仅令客户能够随时随地的咨询价格、预约发货、实时掌握货物最新动态,还通过手机APP的司机端将货物与运力科学的整合、匹配到一起。

  物流结算管理是物流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关节,智能计费引擎,在具体业务单据进行费用结算时,根据物流公司与客户签订的服务合同的相关服务条款、计费模式以及费率,智能计费引擎能够自动计算出相关的费用,包括运费、仓储费、报关报检费等费用。通过智能计费引擎工具,能够有效降低结算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物流结算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采用RFID技术后,操作员会通过录入接单信息时生成的条码,在货物进入仓库前核对实际货物与系统数据是否匹配,将系统信息关联上RFID标签并和货物进行绑定,后续的操作可直接使用叉车进行,叉车上的读头会自动读取货物信息、库位信息以及操作环节信息,所有操作环节的信息都是自动生成的,并自动传回到仓库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中。货物上下架操作时,系统会自动进行货物和货位的校验,从而避免了以前操作出现的货物错出库、货物实际货位与系统记录不相符的情况。

  再通过将库内设备与平台进行无缝对接,使叉车司机不用频繁的上下叉车进行数据录入,所有货物信息都能显示在叉车终端或手持终端上,只要轻松地点一下确认就可以完成操作,便于实时核对货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员的工作量。由于平台支持了单件货物即理即上架的操作,传统操作模式下积压货物不能及时上架影响操作场地和时效的情况不见了,平台还为急于先入库再出库的货物设计了快捷的越库提货货位,需马上提货的货物可以更快捷的进行越库操作,确保了仓储环节操作的高速、高效。

  设计多人操作模式,货物数量由系统自动累计核对并记录,多人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加入系统中的操作任务,配合操作更加默契,多件数货物的操作既快捷又准确,而不会出现传统仓储操作模式下极易发生差错的情况。

  引入了RFID技术的全程供应链运营平台还可以在不影响库内的正常操作的前提下实现动态盘库。在盘库查询作业中,所有标签上的信息均可由阅读器来自动获取,盘点记录也均是由计算机生成并对其进行比对,动态的自动识别材料,迅速准确的信息传递,避免了人为失误,缩短了作业流程和作业时间,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物流环节的成本。

  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