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物流装备> 文章内容

Geek+ CEO 郑勇 物流自动化是终局机器人为代表的柔性自动化将占主导

※发布时间:2018-5-28 6:08:1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Geek+创始人兼CEO郑勇认为,构建新零售的智慧供应链,其关键目标是精益和敏捷,快速反应能力成为成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此外,对于标准化的“爆品”机器人,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动化仓库在短时间内完成部署,快速应对市场需求。

  大家好!我是来自GeeK+的郑勇,我们是2015年成立的比较早期的创业公司,在今天物流机器人的领域我们算是比较领先的公司了,我们去年拿到了机器人方面最大的融资,金额为六千万美金,我们今天已经正式投入到业务使用的机器人超过三千台,我们已经部署的仓储超过二十万平米,也拥有超过五十家的客户,其中包括很多行业内知名客户。而且今天的机器人也不仅仅是在中国应用,我们也卖到海外,包括日本、欧洲,今年我们在美国、都有落地的项目。

  所以我觉得机器人的技术,一方面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国内的水平,已经走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虽然这个领域里面有做得更好的亚马逊,但是他们的机器人只是为自己的公司物流服务。那我们觉得全世界有非常多不管是做电商还是做零售的或者是做物流的企业,都是需要更广泛的机器人公司来提供更好的服务,整个市场空间还很大。

  另外,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我们觉得对于物流行业可以从技术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毕竟在仓库、配送端还是有很多的人力在工作,这可以说算常苦非常累的行业,我们觉得这样的一个行业很需要和科技结合。基于我们的实践,我们认为:

  物流自动化会是终局,终局里面我们也认识到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业务场景,所以我们需要有技术的多样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里为什么会看中机器人?我们觉得机器人技术带来的是柔性自动化。今天提到柔性自动化的特点,柔性自动化的好处是它用自动化的方式替代员工,帮助我们解决今天人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下降的问题。

  另统的自动化技术,立体仓库、流水线这样的技术有它的应用空间和适合的场景,但是固有的自动化形式很难应对市场变化的需求。今天我们觉得整个的消费在升级,市场越来越多样化,我们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变得更个性化的。这些外部的变化都会带来市场或者企业需要面对业务挑战的变化。所以这样的变化需要有柔性的自动化,需要用更灵活的系统帮助你应对系统的需求。

  今天我们经常说新零售,新零售在我看来其实是个线上零售跟线下零售的结合,在新零售里面我们会追求更精准的品类,另外我们需要更快捷的服务,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需要把仓储进一步去中心化,更加分散、前置,离消费者更近,这个过程中要支持这样的去中心化的仓储就需要有更加灵活、敏捷的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这是我们未来更好地实现商业需求的基础。

  所以我们经常说到的智慧供应链里面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精益和敏捷,精益是让我们有好的成本,让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服务,但是是以更低的价格面对消费者的需求,敏捷是可以让柔性自动化嵌入到运营里面,更好地满足业务的需求。

  自动化会带来效率的提升,准确率的提升,这些是人工方式不能覆盖的。但是机器人是分布式的系统,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实现拓展性,而且所有的能力都是通过单体的机器人叠加完成,有一台机器人坏了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这是在其他的固化系统里面不会出现的。

  机器人实现了硬件产品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会给我们带来规模经济,供应链上升,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化仓储的快速布局,这也是我们敏捷能力里面很重要的需求。过去传统是在一个仓库里面做非常复杂的定制化设计,从设计到定制化的制造,再到现场布局,往往要一年、半年的时间来完成自动化项目的部署。但是今天我们用机器人的产品,可以按步骤先生产,有了自动化项目需求的时候,我们可以花两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相当中等规模的自动化仓库,这是过去没有的。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在涌现出来,我个人看了非常认可,在未来物流自动化领域是会有多样化的技术方案来满足客户需求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对业务需求最匹配的系统,就是一味地追求效率最高化的时候,投资回报并不一定是最优的。

  机器人可以用很简单的设计通用地应对很多的不同需求,每个需求里面不见得是效率最优的。但是从总体的投资回报来看,因为做了规模化生产,所以投资回报是今天看到最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亚马逊在美国,现在他已经上了超过十万台以上的机器人,我们看到他在国内的供应商每年都要提供零部件超过五万台的量。所以他已经是在应用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公上了,我们相信他不会轻易做任何的方案上的调整,虽然也看到市场上有新的技术、新的方案出来或者是在局部的场景中是最优的,就是因为标准化、规模化给我们带来的产能价值是巨大的。

  像亚马逊、GeeK+、快仓等第一梯队的公司都已经在为很多客户提供真正的机器人系统解决问题,替代人工。第一梯队的优势还是在于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做方案的能力。但是,为什么这些东西是早期公司不一定能够解决的?

  在机器人的智能物流系统里面,门槛和竞争优势不仅仅是需要机器人,而且机器人的稳定性、可靠性也非常重要,但是今天第一梯队公司发展了几年之后,国内的机器人供应链已经越来越成熟,今天很多公司都可以从部分同的供应商那里买到相应的零部件组装机器人,所以机器人门槛确实越来越低,但是真正要做到稳定可靠有很多的细节。

  机器人最开始碰到的问题的是软件问题,比如机器人的视觉能力能不能做得很棒、很稳定?会不会撞到人,会不会撞到货架?电板里面的接触可靠性怎么样?机器人一直在地面运行,一直在振动的时候会不会有接触不良?机械的零部件长时间运行之后,高负载运行的时候机械部件的磨损怎么样?所以有很多的问题是一步一步出现的。

  走了那么长的才能发现问题,才知道怎么改进。但是机器人仅仅是第一步,背后其实还需要有庞大的软件系统,这个软件系统不光是要有算法、策略实现高效的系统。我们工智能和软硬件技术起家的公司碰到更大的问题是怎么理解物流行业,系统不光要解决算法,还要匹配不同行业的客户,在不同的业务场景里面,在不同的业务阶段怎么去应对业务上的需求,让我们的系统能够更好地匹配流程。

  其实从我的感觉来看,算法这方面解决的效率是大概40%、50%的部分,还有50%以上的部分是靠好的流程设计和运营的策略,结合这些才给我们仓储企业带来效率提升。所以我们单说机器人并不够,还要看系统,看算法,包括看运营的经验以及服务的能力,这个服务的能力不光是一般的机器人方面的售后服务,软件怎么系统维持稳定,另外还需要在不同仓储之间机器人的调度能力,这样能力客户的仓库一直匹配业务上波动的需求。

  这里给大家分享个我们最新做的机器人仓库,是云集仓,在座很多朋友都知道是个社交电商,云集算是第一家社交电商,它们的发展非常快,跟我们一样,也只有三年的历史,但是在今年它们预计会做到三百亿的销售,我们也是帮他们做了机器人的仓库。这是我们今年市场上看到第一个大规模全流程的机器人仓库,超过两万平米,现在最高可以部署三百台机器人,它的最高日单量超过十万单,未来他们还会处理超过二十万单的商品,后面每天都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的机器人在处理能力上做了非常多的优化设计。

  这个仓库也会变成我们的机器人技术应用样板仓,这个仓库里面碰到最大的难点还是怎么处理社交电商爆品销售的方式,在局部的时间每个月都有单量的高峰期,我们要不断地去满足订单在每个月的高峰到波谷的波动,怎么样实现这个效果,同时我们还要有好的成本结构,最后帮助我们客户实现投资回报。

  我们也在畅想未来下一步的机器人仓库的发展,我们觉得智能仓储2.0就是机器人云仓时代,未来一定有行业的标准,在行业的标准和联盟下我们会有通用的设备和通用的软件,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品牌机器人在不同的仓库之间调度,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的利用,然后在这样的机器共享仓库联盟里面,我们可以做到更好的技术和库存的共享,当然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云仓的效果,当然我们相信有机器人和自动化的支持,云仓的协同会更加高效、更加准确。

  本文来源于ipfs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