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现代物流建设再提速 名特优品出山更顺畅

※发布时间:2021-1-28 11:40:4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威宁江楠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投运、凯里银田农产品物流园冷库建设如火如荼、六枝冷链物流园将在8月底交付使用……

  让贵州农产品更顺畅流通起来,让“黔货出山”风行天下,一个个大中型物流园正在贵州大地拔地而起。

  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是按照省委、省打造“四梁八柱”工业体系的要求,以原贵州省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原贵州省商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组建设立的省管国有大一型企业集团,于2018年9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之后,按照“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从事生产生活物资配送,大力推动‘黔货出山’;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努力实现‘交通流通、两通财通’”的战略定位,抓紧布局建设物流数据平台、物流园区、物流枢纽、物流通道,聚力保障供应链畅通,助推“黔货出山”,不断加快构建全省现代物流体系的步伐。

  “以前,交通制约着贵州物流业的发展,贵州农特产品‘走出去’成本太大,没有市场竞争力;随着我省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山地贵州成为了‘高速平原’,如何尽早构建起区域性现代物流体系提上了日程。”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总经理廖慧认为,“物流成本的大幅下降,让‘黔货出山’正当其时。”

  8月4日,记者来到现代物流产业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在信息展示馆,各项物流数据在中控屏上清晰显示,订单量与交易额数字不断攀升。这是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构建的大数据物流平台。

  “借力大数据技术,挖掘物流数据价值,将车、货、仓储、冷链等要素链结起来,统一调度、优化配置。”现代物流集团党委、董事长任仁介绍,在大数据技术下,物流商贸、智慧物流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运营管理、物流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制造、农产品流通四大业务板块的布局和发展得到大力推动,“四轮驱动”的经营发展格局正加速成型,“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现代物流集团销售收入达到了78.52亿元。”

  7月份才投运的威宁江楠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很忙。务工群众忙着分拣、包装刚从采摘上来的蔬菜,然后拖进冷库打冷。一辆辆冷链车开进开出。

  这个物流园是威宁脱贫攻坚重大项目之一,也是贵州现代物流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现代物流产业集团二级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产投公司”)夯实物流基础、织密物流网络、布局冷链运输网点的一个重要项目,预计将带动周边40万亩以上订单农业发展,直接带动5000多户农户吃上“菜蔬饭”。

  占地1.7万平方米的凯里银田农产品物流园冷库仓储建设正如火如荼,这里将是黔东南特色农产品出山的一个“依托”。

  “除了威宁、凯里,在石阡、六枝、罗甸、锦屏,都有我们控股主导或参股共建的农产品物流园。”产投公司副总经理赵军介绍,公司正致力于推动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市州为枢纽,县区为节点,生产为源头,省内外市场为支撑,干线运输为骨架,城市配送为末梢,内联外通、产销对接”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助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产投公司自有冷链车200多台,并有整合社会车辆资源的能力,主要从事省内外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业务,已开通贵州至广州、云南、四川、南宁等运输线。“不久的将来,产投公司的冷链车将链起省内各个物流园,整合全省资源,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有力推动‘黔货出山’。”赵军表示。

  隶属于现代物流集团的贵州省生产资料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黔货出山”的一大窗口。根据省委、省的部署,负责运营“贵州名特优产品”引领“黔货”出山项目。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余龙介绍,依托现代物流集团的流通主渠道,目前项目已与省内364家生产型企业开展合作,运营单品达到1897个,间接带动了8.5万户贫困户和21.3万贫困人口增收,带动全省农特产品增效约5.2亿元。

  “从指导种植到选定市场,我们对蔬菜产业的投入是全方位的;选苗、育苗、田间管护、成熟采收、分级包装……每个环节的把控都是为让产销对接更加顺畅。”贵州蔬菜集团董事长张文贵表示。成立一年来,贵州蔬菜集团聚力推动以蔬菜为引领的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主导省内市场,抢占省外市场,拓展海外市场,打响了黔菜品牌。

  今年,贵州蔬菜集团主动“认领”“9+3”县(区)无销售渠道或销售渠道不稳定的蔬菜45.2万亩,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销售模式,将带动这些地方今年22万吨农产品的销售。

  还有成立不到5个月的黄牛产业集团,正以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牵引,着力拉动物流运输量的增长。“我们致力于构建以‘平台引领、统筹资源、加工提升、外联销售、配套物流’为核心的贵州黄牛产业链生态体系。”生资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刘义松表示,将通过集聚各方优质资源,有机衔接贵州黄牛养殖、加工、销售、物流各环节,切实推动贵州黄牛产品中高端市场,“预计年牛肉销售额可达2亿元,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增收致富。”(记者管云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