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业安全> 文章内容

掘金”大数据产业———《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解读

※发布时间:2018-6-1 13:20: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我国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冬奥会、打造“一翼”、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重大发展机遇,确定了“四大两新一高”的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其中将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型产业高度。

  为全面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我市制定了《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日前正式印发。《规划》结合国家和京津冀地区大数据产业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和产业布局,制定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发展目标;对大数据产业发展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提出实现总体目标所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并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做出系统阐述。

  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不断优化,数据采集汇聚能力和共享程度显著提高,产业链条基本完备,新兴繁荣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新生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基本形成;大数据在政务民生、特色产业等各领域实现深入应用,成为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并形成集聚效应,大数据产业成为我市主导产业之一。具体目标为:

  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发展一批从事大数据生产、采集、清洗、加工、脱敏、建模、挖掘、存储、分析、数据服务外包等业务的企业,大数据及其关联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产值规模超10亿元的大数据龙头企业或企业3家以上、产值规模超1亿元的大数据企业10家以上、大数据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建成5个以上大数据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具有特色的大数据产业链,大数据及关联产业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主导产业。

  数据共享程度不断提升。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充分应用,纳入《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中的数据实现100%共享,基本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数据程度不断提升,实现政务数据稳妥有序和社会数据公开透明流通。

  治理与民生服务更加高效。推进政务数据整合和共享,推动教育、交通、旅游、健康、养老、扶贫、环保、食药安全、城市管理等政务与民生领域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在决策、城市治理、市场监管、突发事件应急、民生服务等方面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产业大数据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大数据与新能源联动发展实现多点突破,建成稳定可靠的新能源供给系统,大数据中心新能源电力消纳占比达到80%以上;以绿色数据服务2022年冬奥会;在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在新能源、冰雪装备制造和特色产业大数据应用实现突破,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大数据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到2020年,打造一批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一批辐射带动效应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的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和产品。

  发展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不断优化,5G移动网络、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窄带物联网(NB-IoT)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构建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测试认证平台和开源社区等,大数据相关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不断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大数据人才教育培训和引进机制有效运行,大数据创新创业体系持续优化。

  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积极引导各类数据资源向我市集中,形成绿色大数据资源汇聚高地,打造“中国数坝”。结合各县区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构建“一带、三区、多园”的大数据发展布局,形成分布合理、运行高效、特色鲜明、功能错位、差异化发展的大数据发展态势。

  以京张高铁和张石高速为轴,沿怀来县、宣化区、经开区、桥东区、张北县一线,加快产业园区及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各类生产要素及资源供给,招商引智,推动示范项目、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隆起带。

  围绕“一带”,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大核心功能区。即在坝上地区,以张北县为龙头,充分发挥先发优势,重点发展大数据存储服务,促进大数据新能源联动发展,形成大数据存储服务功能区;在中心城区,以桥东区、经开区、宣化区为龙头,建设大数据研发平台和创新实验室,推进各类应用融合发展,形成大数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功能区;在邻京地区,以怀来县为龙头,建设大数据创新创业,引进培育和培强大数据关联的研发机构、呼叫中心、制造企业等,形成大数据研发、服务外包与智能制造功能区。积极推进并参与京津冀区域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使我市大数据产业三大功能区成为京津冀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公共、共建、共享载体。

  围绕大数据存储清洗、生产加工、挖掘分析等核心产业链及关联应用,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核心大数据产业园,形成多园联动的发展格局。

  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冬奥会“5G共享、智慧观赛”及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需求,加快完善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产业园区滚动开发建设,加快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根据地”。升级与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特色大数据产业园区体系。强化大数据产业园新能源供给。

  建立健全大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整合、深加工和交易服务体系,加快集约高效的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推动数据中心硬件设施和信息传输渠道整合,建立数据汇聚和输出的“衔接通道”。建立大数据共享云平台,大数据交易云平台和大数据咨询服务云平台。

  大数据核心业态。发展大数据存储服务,发展数据加工与服务,发展服务外包,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大数据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

  促进大数据在政务与民生领域应用,创新服务和服务方式,探索大众参与的数据治理新模式,提升精准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民生大数据应用。建立环保大数据应用,养老大数据应用,教育大数据应用,食药安全大数据应用,扶贫大数据应用和交通大数据应用。

  积极开展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带动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形成面向各行业成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新能源大数据应用。建立以新能源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区域集控平台和多个数据信息平台为支撑的新能源信息管控体系,推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新能源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应用,农牧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业大数据应用,开展金融大数据应用,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发展征信大数据应用和发展旅游业大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