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当前宏观经济特征与调控政策取向

※发布时间:2015-10-11 23:40:3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在新旧增长动力接替进程中总体延续下行态势,供给与需求条件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

  古汉台网9月28日讯 上海证券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张前荣文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前期扩 张政策消化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期叠加阶段,正在经历着在增长中实现转型和在转型中积蓄动力的过渡期,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在新 旧增长动力接替进程中总体延续下行态势,供给与需求条件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

  “新常态”下宏观经济运行特征

  文章分析,1.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后经济规律的自然反应,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储蓄率下降和劳动力减少的必然结果。储蓄率将稳步回落导致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

  2010年以来中国人口抚养比回升,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储蓄率随之下降。要素价格和国企加快,长期以来,低工资、低利率、低资源产品价格、低 环保成本带来的“低价工业化”现象逐步消失,企业储蓄率降低。财税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相应降低国民储蓄动机。2010年,中国储蓄率达到51.8%的峰值后出现了下降趋势,2013年下降到50.2%,到2020年预计降至47%左右。储蓄率降低必然导致投资率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随之减弱。劳动力数量、劳动时间、就业参与率等因素决定了实际可就业劳动力总规模。

  自2011年以来,中国适龄劳动人口规 模呈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将稳步提升,劳动参与率总体呈下滑趋势,个人劳动时间趋于减少。总结国内外机构对中国人口总 量的预测,可以发现,越是新近做出的预测,人口总量峰值越低,而且人口峰值到来的时间越靠前;此外,越是机构的预测越高,越是研究机构的预测越低。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受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呈明显放慢趋势,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 以及近两年放开“双独二孩”和“单独二孩”的计生政策,以及考虑到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未来几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会小幅反弹,预计2020年 中国人口总量为14.07亿人,将在2028年前后出现人口总量峰值,峰值约为14.3亿人左右,2050年人口总量将下降至13.53亿人。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资本积累速度的下降、模仿空间收窄和创新不足将从供给面角度对经济增长形成硬约束,需求面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形成软约束。由于供给和 需求面的双重约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都会下一个台阶,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

  测算表明, 近年来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呈下降态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中国潜在增长率明显下降,潜在增长率由2010年的10.4%降至“十三五”期间的7.0%左 右。未来投资增速可能下降,全要素增长率虽然对增长贡献的份额增多,但本身增长速度下降。受此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将比高速增长阶段有所下降。

  2.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服务业占P 的份额及其对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内生增长动力加强。进入“新常态”,为维持中高速增长,中国将更多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与前沿 国家逐步接近,技术进步速度放缓对资本边际效益递减的对冲能力降低,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增速将放缓,消费在内需增长中的相对地位上升。相比于投资,消费增 长比较平稳,消费占比提升将增加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2014年消费对P的贡献率为50.2%,比投资高1.7个百分点。

  在产 业方面,更多制造企业将通过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城乡居民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对文化娱乐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 需求将进一步。同时服务业的对外将推动国内服务业商业模式的成熟和发展,促进中国人力资本优势的发挥,承接更多服务外包业务。2012年服务业占 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之后服务业占P的比重稳步增加,2014年服务业占P的比重和对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8.2%和48.9%, 比第二产业分别高5.6和2.3个百分点。

  3.发展方式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划分标准,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将发生改变,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 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后期阶段就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上来。源自经济系统的、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倒逼机制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经济论 坛从增长动力角度将经济增长划分为要素驱动阶段、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换阶段、效率驱动阶段、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

  当前中国处于效率驱动阶段,根据国际经验,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由效率驱动阶段过渡到创新驱动阶段大约用了5-13年时间,而且是后发国家所有的时 间就更短。因此,按照先行国家的经验,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后进入创新驱动阶段。虽然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创新驱动极为困难,但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创新在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创新驱动的时代正在临近。我们应该从制度和政策安排上做好准备,增长动力的顺利转换,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要求到2020年中国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实践中,诸如生物工程、新能源、下 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通信、高铁、北斗、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在相关政策措施的引导和支持下,基于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功能逐步得到有效发挥,中国研发资本存量将可能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也就是中国因技术创新进步快速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一个时期。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相应增加。

  人力资本提升将带来新的人才红利,为创新驱动奠定了 智力基础,经济增长将体现出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特点。近年来中国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特别是2005年后受益于高等教育普及化, 就业人员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速度进一步加快。适应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市场竞争压力,相当一部分劳动者职业和技能培训也得到较快发展。

  近 期,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 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基于中国加快改善医疗健康、文化体育、劳动保障、社会救济等领域民生的步伐逐步加快,劳动者普遍的 从业质量和健康水平也将会提高,人力资本要素带来的红利将会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口红利。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